曲陽燒餅的基本介紹
曲陽燒餅河北曲陽漢族傳統(tǒng)名點之一。據(jù)考已有千余年歷史,堪稱中國北方面食中的一絕。以白面、脫破芝麻、食油、鹽制作。吃起來香、酥、脆。這種燒餅的制法在火候上極講究,因缸里呈凹形,涼或熱燒餅都要滑下來。缸爐燒餅形圓,上有花檐。
營養(yǎng)價值
缸爐燒餅營養(yǎng)豐富,芝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(zhì),還有維生素A、維生素E、卵磷脂、鈣、鐵、鎂等營養(yǎng)成分,有補血明目、祛風潤腸、生津通乳、益肝養(yǎng)發(fā)、強身體、抗衰老的功效。以面粉和芝麻為主要原料的缸爐燒餅富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,又無糖、無油脂,是天然的健康食品。
產(chǎn)品特點
曲陽燒餅是曲陽特色食品,配料有專制秘方,制作精巧,有香酥怡人,餅薄香脆的特點,且久放不疲、風干不硬。
歷史民俗
曲陽缸爐燒餅始于唐朝,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。到了宋代,曲陽缸爐燒餅已成了進貢皇家的知名食品。宋代時,古定窯便在今天曲陽境內(nèi)的靈山鎮(zhèn)一帶。古定窯鼎盛時期,多有官差到靈山鎮(zhèn)古定窯辦事。這些官差在靈山鎮(zhèn)吃到缸爐燒餅后,覺得味道不錯,便時常把缸爐燒餅帶回京城。久而久之,曲陽缸爐燒餅的大名甚至傳入皇宮,成為了進奉皇帝的貢品。當時的燒餅叫吹餅,體厚而中空,即缸爐燒餅的雛形。
到了近現(xiàn)代,曲陽缸爐燒餅仍一直傳承、延續(xù),并為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、喜愛。近年來,曲陽缸爐燒餅制作技藝被評為保定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。
曲陽燒餅的制作方法
原料:白面、脫破芝麻、食油、鹽。
作法:將白面放入瓷盔中,取鹽少許用涼水化開倒入面內(nèi),加水攪拌,揉和均勻,面團要較硬,放案板上搟成一指厚大片,倒上食用油手抹均勻,上撒白面,搓成小酥氆氌,再卷成長條,攥成拳頭粗棒條,倆人對拽扯成直徑5公分的長條,置案上手截成段,逐段搟成長片,兩頭回折,翻扣再搟長,兩頭對折成四角方形,擺齊灑水,以手在上抹成糊狀,均勻地撒上脫皮芝麻,翻扣過去,手拍背面使芝麻長牢,用一小塊面試擦生有炭火的的爐壁,看面皮呈黃色即裝爐加蓋,十分鐘左右即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