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晚有幸與深圳順知定位創(chuàng)始人潘柯老師喝茶暢聊品牌定位。近兩年爆火的蘭湘子湘菜小炒是潘老師指導的。
深圳順知定位創(chuàng)始人潘柯
但一直不知道,平時也和潘老師微信交流,但是潘老師也從沒說過。
問及原因,潘老師說:自己說自己做的好,不如別人說哦。
確實如此啊,無論是我自己,還是我遇到的客戶,無不喜歡自吹自擂。都認為自己的產品是最牛的,都會說自己的產品好。
我們做品牌傳播,一是溝通信息,二是取得信任。
如果我們說的話,不可信,或者顧客不相信,怎么可能取得信任呢?
我也見行業(yè)里的人喜歡自稱專家,某某第一人。但稍微一了解,發(fā)現(xiàn)吹牛成分,大于實際能力。
潘老師在細化定位上功力深厚,昨晚2個小時的暢聊,意猶未盡,受益匪淺。
就拿信任狀的運用這個知識點來講,也有很多門道。
理論我可以背誦下來,但到實際運用時,仍然差一些火候。比如:四喜服務過今麥郎,光明。
按照常理,這是非常好的信任狀。但是咨詢思考,客戶可能會認為,今麥郎,光明這些品牌這么大,四喜估計只是做了一點點工作。
或者人家什么都做好了,你四喜只是錦上添花。
又比如,我們喜歡說服務了誰誰誰,但往往忽視了下一句。服務的結果是什么呢?幫助客戶做了哪些改善呢?改善的結果又是什么呢?
我們的客戶關注的是結果。但我們只給客戶呈現(xiàn)了一半的信息。自然是難以獲取客戶信任。
昨天就有客戶給我提了這樣的建議:
客戶建議我學習小馬宋的案例介紹方式,告訴我這樣做,價值感更高。是啊,這樣做,確實價值感更高。
學習定位,運用定位,過去老想用在客戶身上。實際在自己身上的運用,仍然差火候。
一邊學習,一邊將知識運用與自己的工作中,自己的品牌塑造中,將自己的品牌塑造出來。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。
感謝潘柯老師昨晚2個小時的分享,也感謝昨天這個素未謀面的客戶,很巧,她也姓潘。
謝謝你們,學以致用,新版介紹如下:
四喜專注農產品品牌化、快消品化。
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等品牌。
四喜認為,農產品真正做到品牌化,才有高溢價,惠及更多農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