納西窨酒的基本介紹
窨酒是以糯米、酒麴、糖(黃糖、白糖或冰糖)、豬油等為主料,以橘皮、桂花、枸杞、紅棗甚至人參、天麻等作輔料,以取其色、香、味。先將糯米于鍋中煮至半熟,然后濾干,放入木甄蒸熟,涼冷,加入曲藥攪勻,裝入壇中,隨以稻索細密包裹酒壇,點燃稻索進行加溫(如蚊 香燃燒),釀成水酒,然后榨水去渣澄清,加入糖、豬油、橘皮、桂花、枸杞、紅棗、人參、天麻等,再放入可容數(shù)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壇內下窖, 有的甚至在田中挖窖。存窖時間越長,窨酒質量越好,酒精度一般約20度左右。若認為酒精含量低,也可適當加入優(yōu)質白酒。窨酒一般歸屬黃酒類 ,酒熟后其色略黃而清,其味香甜可口,酒勁頗大,飲之不覺而醉,謂之“后催”。由于以精選糯米制成,營養(yǎng)豐富,又含有多種天然補品,故能舒筋 活血,滋陰補腎,開胃健脾,長期飲用,能補虛益氣,美容養(yǎng)顏,延年益壽。由于川南一帶以“窨”呼“窖”,故謂之“窨酒”。四川興文數(shù)年前已成立公 司,結合傳統(tǒng)工藝和現(xiàn)代技術進行“窨酒”的規(guī)?;a(chǎn),名之曰“僰酒”,暢銷海內外。
納西窨酒是滇西納西族獨創(chuàng)的地方水酒,早在清道光年間,即已創(chuàng)制。其是使用滇西所產(chǎn)的優(yōu)質稻米,配制方法按發(fā)酵法為傳統(tǒng)工藝操作,泡米、蒸飯、涼飯后,授曲搭窩,使酒飯?zhí)腔?。裝罐或裝缸后,以糟燒白酒代水落罐,形成蓋面,低溫發(fā)酵約月余,即可取出榨酒,分缸澄清后,再密封貯存陳釀即成。
窨酒顏色為橙黃色,潔凈透明,入口綿甜、味道醇香甘甜。陳年之酒粘若清膠,飲之不易醉,醉則一二日不醒。窨酒是用大麥、小麥、高粱三種糧食作原料,以特制的酒藥、玉龍山下的泉水,特殊的工藝長時間釀制而成,然后分裝入瓦缸密封沉淀,時間最短為一年,越長越好?!榜烤啤敝榜俊弊?有兩個意思,一是指地下室,二是指窖藏,也還有使窖藏物在長時間窖藏中起變化,生成特有香型和風味的意思。窨酒不是蒸餾的釀制酒,而是屬于黃酒類,但它不是江浙一帶的黃酒,不論原料、工藝、風格等都和江浙黃酒有很大的差別,而與納西族“茨日”(又稱日碩)、“定日”、“鑄日”等民間飲料酒一脈相承,只是加工程度有所差異而已。
產(chǎn)品特點
窨酒顏色為橙黃色,潔凈透明,入口綿甜、味道醇香甘甜。
歷史民俗
清順治十六年(公元1659年),明桂王朱由榔(永歷帝)被吳三桂追逐出昆明,倉惶逃至下關,又遭吳三桂兵尾追襲擊,隨從人員多被沖散。有個姓楊的侍衛(wèi)小官,與“隨駕”隊伍失去聯(lián)系,只身星夜北走,越走越遠,不覺到了鶴慶縣地界,接著又進入麗江,最后在一個離麗江縣城二十多里的荒僻山村——江洼村落腳,隱姓埋名,賣短工度日。他勤快樸實,也會些手藝,很快就與村里人相熟,村里人都喜歡喊他“楊先生”。這時,他還是個光棍,但過不了多久,就與村上一個納西姑娘相好了,并約定臘月成親。
納西族姑娘和她的父母,待楊先生非常好,村上的鄉(xiāng)親也很尊敬他,使他這個漂泊的異鄉(xiāng)人感到了無比的溫暖,算在成親之日獻上他的禮物。拿什么作禮物呢?他想到了自己最拿手的釀酒手藝。原來他是浙江紹興人,家里會釀黃酒,他在桂王府中也是掌管釀黃酒的職務。來到江洼村,他見這里盛產(chǎn)大麥,山上又有做酒曲的藥草,覺得滿可以釀出好酒來,但是這里的鄉(xiāng)親只習慣釀“日琪”(水泡甜酒),味道差多了。他決定親自釀出一種好酒來做禮物。
成親之日,遠近客人都來了,喜宴開始,他便從地窖里抬出幾缽酒來,莊重地倒出幾杯,先敬岳父母,后敬自己的新娘,再一一敬客。大家飲了這種色香味俱佳的酒,稱贊不已,舉杯共祝新婚夫婦恩愛白頭。大家不知道這叫什么酒,楊先生說就叫“窨酒”吧。從此,一傳十,十傳百,窨酒作為吉祥喜酒,名聲越來越大。后來,楊先生家遷到麗江城居住,后世子孫都以釀造窨酒為業(yè),生意日益興旺,連昆明、昌都、拉薩的客商都不遠千里前來買窨酒。窨酒當喜酒的風俗也就在納西族地區(qū)流傳下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