諸暨紅心李的基本介紹
紹興紅心李栽培歷史悠久,其中以諸暨為最,故稱諸暨紅心李。其果實經加工后被視為珍品。歷史上諸暨栽李頗有名氣,栽培品種很多。南宋《嘉泰會稽志》記載:“有蠟李、麥熟李、迎瓜李、皺李、白淡李、紫末李”。明《萬歷紹興府志》載:“諸暨有井享李。”清《國朝三修諸暨縣志》注,“邑產黃蠟李、夫人李、紫未李最多?!奔t心李在諸暨的栽培史,據浙江農業(yè)大學教科書記載:舟山金塘李已有一百多年的栽培歷史,它是諸暨紅心李引種而變異。諸暨紅心李幾乎在全省各縣均有栽培。僅東陽市在1964年引種10萬株,現已年產李果二三干噸。
紅心李屬薔薇科,果形圓而稍扁,果皮薄而綠色,果肉近核部分為紫紅色,平均單個重60克左右;青果時外有一層白色粉狀物,成熟后消失,果核小,肉多,水足,味甜而略帶酸,清口,營養(yǎng)豐富。鮮果肉含有碳水化合物11.9%,蛋白質0.7%,果酸0.6-2%。李干含碳水化合物71%,蛋白質2.3%,脂肪0.6%。此外,還含有多量維生素c和維生素B1、B2等。所以,不論是鮮果還是加工產品,營養(yǎng)價值都較高。李果肉味甘酸,具有藥用價值,可治暴食、去痼熱、調中;核仁味苦,性平,能利小腸,下水氣,除浮腫,內治消化不良,牙齦出血,慢性咽喉炎,外用消瘡癤、腫毒等。
諸暨市歷史上紅心李鮮果最高產量為1977年,總產越過7500噸,栽種面積為5000余畝。但是前幾年由于各種原因,紅心李面積減少,產量下降,1985年面積減少到2261畝。1986年開始有所回升,1987年面積擴大到3976畝。全市諸暨紅心李栽培面積有7500余畝,豐產年總產量可達375噸。
營養(yǎng)價值
1、促進消化:紅心李子味道比較甜,但也含有一定數量的果酸,這種物質能加快腸胃蠕動,也能促進消化液分泌,經常食用能起到開胃消食的重要作用。另外,紅心李子還能加快脂肪分解和代謝,防止脂肪在身體內堆積,經常食用能預防身體肥胖。
2、補血活血:補血活血也是紅心李子的重要功效,因為紅心李子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鐵,這種物質能增強人體造血功能,加快血紅蛋白合成,預防和緩解貧血,讓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身體不適癥狀很快減輕。
3、養(yǎng)肝:紅心李子能養(yǎng)肝護肝,可防止藥物和病毒對肝臟產生傷害,而它含有的谷氨酰胺和絲氨酸能防止肝臟纖維化,降低脂肪肝和肝硬化的發(fā)病率。另外,在喝酒后吃些紅心李子還能快速解酒,能防止酒精對肝臟產生傷害,也能讓酒后出現的不適癥狀很快減輕。
4、利水降壓:紅心李子具有一定的利水作用,能加快體內水分排出,可防止多余水分在身體內滯留,對水腫有一定預防作用。另外,出現高血壓時食用紅心李子,有促進血壓恢復的作用。
產品特點
果實近扁圓形,平均單果重50克,最大果重70克;果頂圓或微凹;果皮底色綠,因果肉紅色透出,果面有1/2為暗紅色,果點大小中等,果皮中厚,易剝離;果粉厚,灰白色;果肉鮮紅色,近核部分是紫紅色,肉質致密,纖維少,甜味濃,微酸,微香;含可溶性固形物9%,粘核,核橢圓形,可食率98%,鮮食,品質上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