蕓豆卷的基本介紹
蕓豆卷是北京地區(qū)漢族民間傳統(tǒng)名點,后流傳入清宮。
營養(yǎng)價值
蕓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、高鎂、低鈉食品,每百克含鉀1520毫克,鎂193.5毫克,鈉僅為0.8-0.9毫克,這個特點在營養(yǎng)治療上大有用武之地。蕓豆尤其適合心臟病、動脈硬化,高血脂、低血鉀癥和忌鹽患者食用。 現(xiàn)代醫(yī)學分析認為,蕓豆還含有皂苷、尿毒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。
產(chǎn)品特點
具有色澤雪白,質(zhì)地柔軟細膩,餡料香甜爽口的特色。
歷史民俗
傳說有一天,慈禧在靜心齋歇涼,忽聽大街上有銅鑼聲。慈禧問是干什么的?當差的回答說是賣蕓豆卷的。慈禧讓當差的把那個人叫進來,那個人說:敬請老佛爺嘗嘗這蕓豆卷,香甜爽口,入口即化。慈禧嘗過后說好吃。于是就把這個人留在宮中,專門為她做小吃.
蕓豆卷的制作方法
原料:白蕓豆500克,豆沙250克,堿少許。
制作過程:
1.用小磨將蕓豆破碎去皮,放在盆里,用開水泡一夜,把未磨掉的豆皮泡起來,再用溫水把豆皮泡掉。將蕓豆碎瓣放在開水鍋里煮,加少許堿,煮熟后用漏勺撈出,用布包好,上屜蒸20分鐘,取出過羅,將瓣擦成泥,泥通過羅而形成小細絲。
2.將蕓豆絲晾涼后,倒在濕布上,隔著布揉和成泥。取1尺5寸見方的濕白布平鋪在案板邊上,將蕓豆泥搓成1寸粗的條,放濕布中間,用刀面抹成1分厚、5寸長、2寸寬的長方形薄片,然后抹上一層豆沙,順著濕白布從長的邊緣兩面卷起,各一半后,合并為一個圓柱形,用雙手隔著布輕輕捏一捏,壓一壓。最后將布拉起,使卷慢慢地滾在案板上,先切去兩端不齊的邊,再切成六七分長的段,蕓豆卷即做成。
獲獎榮譽
北京聽鸝館飯莊制作的蕓豆卷,1997年12月被中國烹飪協(xié)會授予首屆全國中華名小吃稱號老北京小吃十三絕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