岔口驛走馬的基本介紹
天祝藏族自治縣
華藏寺鎮(zhèn):所產岔口驛走馬聞名全國。
華藏寺鎮(zhèn)岔口驛村:所產岔口驛走馬聞名全國。
岔口驛馬以善走對側快步而聞名,騎乘時步伐快速平穩(wěn),無顛簸之感。岔口驛馬還有較強的挽力。產區(qū)山高氣寒,馬匹終年放牧,因而形成了耐粗放飼養(yǎng)管理的特性,能適應較惡劣環(huán)境條件,耐勞持久,抗病力強,分布地域亦廣。
體形特征
岔口驛馬體質結實,體型多呈正方形。頭形正直,中等大,眼大眸明,耳小尖立,鼻孔大,顏面干燥。頸長中等,大多呈30°傾斜。鬐甲不高而長。前胸寬,胸廓深長,背長中等,腰短寬,腹部充實,肌肉發(fā)達。四肢關節(jié)、肌腱均發(fā)達,距毛少,蹄質堅硬,前肢肢勢端正,后肢稍外向。公馬的鬃鬣、尾毛較長。毛色以騮毛居多,青、黑、栗毛次之,頭部白章較多見。岔口驛馬成年公馬平均體高、體長、胸圍、管圍和體重分別為:132.9厘米,135.3厘米,159.8厘米,18.5厘米,310.5公斤,成年母馬分別為:129.9厘米,136.2厘米,158.7厘米,17.2厘米,303.9公斤。
食性草食性
水登有民諺云:“鎮(zhèn)武三岔的走馬胎里帶?!边@是說鎮(zhèn)羌驛(現(xiàn)名金強驛,今屬天??h)、武勝驛、岔口驛(今屬天祝縣)、坪城鄉(xiāng)的三岔村、馬場岔,這一帶產的走馬,一成年就能快步疾行。據《漢書》記載,在漢朝這一帶就以“畜為天下饒”著稱。岔口驛走觀的繁育發(fā)展,與坪城、松山一帶高山草原上水草肥美,牧養(yǎng)條件優(yōu)越分不開。
一百多年來,這一帶的藏漢群眾,在每年農歷六月,騎上自己馴養(yǎng)的駿馬,云集草原,舉行賽馬大會。會場不僅是良馬的競技場地,而且也是馬匹畜產晶交易集市?,F(xiàn)在永登縣境內有1.5萬匹馬,絕大多數為岔口驛馬。這些良馬,為永登發(fā)展農業(yè)、運輸業(yè)立下了功勞。
聲明:本站品牌策劃與包裝設計作品部分為原創(chuàng)內容,本文岔口驛走馬關鍵詞為“岔口驛走馬包裝設計,”頁面信息僅供參考和借鑒,如有侵權、錯誤信息或任何問題,請及時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立即刪除或更正。

幫助企業(yè)找到亮點,打磨亮點,包裝亮點,讓產品更容易銷售。已經服務:金鶴大米,老街口瓜子,摩爾農莊核桃奶,御石榴果汁飲品,黃天鵝可生食雞蛋,陜果妙地鮮高品質蘋果,野森林大地陽光黑木耳,大師小點蛋撻,光明,今麥郎,書亦燒仙草等品牌。四喜發(fā)現(xiàn):每一個偉大品牌都起于微末,持續(xù)改善,終成于天下.
聯(lián)系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