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門西溪筍的基本介紹
龍門西溪筍是廣東省龍門地區(qū)的著名蔬菜類特產。龍門產的竹筍,尤以西溪河一帶產的最佳。西溪竹筍因產于龍門縣龍華與左潭兩鎮(zhèn)交界的西溪,故稱“西溪筍”。龍門西溪竹筍生長在深山,不受農藥和環(huán)境污染,屬無污染蔬菜類。產品可鮮筍上市或加工成干筍、發(fā)酵筍、即食筍或保鮮筍(可保鮮1年)。鮮筍體大肉厚,肉質鮮白肥嫩、爽口,傳統用鮮筍加工制作的干筍衣薄而透明,肉質爽脆,清甜甘滑。西溪竹筍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以及磷、鐵、鈣、鎂等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,并有減肥、降血壓、防癌健體功效,是天然的綠色食品。1995年被省定為“一鄉(xiāng)一品”作為優(yōu)質資源項目進行扶持。龍門產的筍干色澤金黃,脆嫩爽滑,清香濃郁,可用來制作成口味絕佳的特色菜肴。
營養(yǎng)價值
西溪筍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以及磷、鐵、鈣、鎂等微量元素和各種維生素,并有減肥、降血壓、健體等功效。
產品特點
龍門地處廣東省惠州市東北部山區(qū),歷來盛產苗竹,竹筍成為龍門的特色產品。每到竹筍收獲季節(jié),竹農便到竹林挖取可加工的筍,經挑選后再加工。龍門產的筍干色澤金黃,香甜爽滑,用作各種肉類的配料,其味特佳?,F經加工的龍門竹筍,極為方便游客攜帶和儲存。
歷史民俗
龍門西溪竹筍栽培歷史悠久,相傳五百多年前,明朝弘治年間開始種植筍竹,并將母竹上長出的幼嫩竹筍煮熟鮮食或加工制作筍干食用。目前全縣種植筍竹面積6.3萬畝,年總產量達3.5萬噸。其中,以左潭鎮(zhèn)、龍華鎮(zhèn)種植面積最大(共3.1萬畝),其次是王坪鎮(zhèn)、天堂山鎮(zhèn)。西溪鹿庵村的甜筍品質上乘,尤為著名,曾被列為“貢筍”。六十年代西溪竹筍已銷往國外,八十年代至今,龍門西溪竹筍更以其肉嫩、爽口、甘脆清甜,暢銷海內外。
龍門西溪筍的品嘗吃法
西溪筍干炒花肉
原料:西溪筍,五花豬肉。
調料:蒜蓉,姜片,青椒,紅椒,鹽,生抽,糖。
制法:帶皮五花豬肉切薄片;西溪筍除去外衣,洗凈后切成菱形片;蒜頭剁成蓉,姜切成菱角片,青紅椒切小件;把五花肉放到白鍋內略煎,煎至有油析出表面呈金黃色時,加入蒜蓉和姜片炒,再加入西溪筍同炒,調味后加入青紅椒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