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古族銅器的基本介紹
內(nèi)蒙古民間廣泛使用銅器,如銅火鍋,銅壺,鞍花等。謂品種繁多,歷史悠久。用銅器烹飪食物和煮奶茶色美味香。各種銅器造型美觀大方,且非常適用
產(chǎn)品特點(diǎn)
銅器是采用板打,鏨刻等工藝技巧,制成的具有各種裝飾圖案的,以經(jīng)濟(jì)美觀,不易損壞和適合游牧,搬遷為原則,有濃郁民族特色的用品
歷史民俗
蒙古族金屬工藝品,工藝、題材大體與藏族金銀器相仿。流行于華北、東北蒙古族牧區(qū)。歷 史悠久。主要器具有包銀鑲嵌木碗、銀壺、包銀鑲嵌木盅及包銀腰刀等?;y繁密,多呈凸凹形壓花紋。北京 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年間蒙古族鏨花銀匣、壘銀絲包鑲木箱、金銀包鑲刀筷堪稱精品,其中鏨花銀匣正面鏨滿 佛像及卷草紋,尤為精致
制作方法
蒙古族銅器,金屬工藝品。有銅火鍋、銅壺、鞍花、馬鐙、銅鈴、奶桶及銅飾件等。由民間藝人板打、鏨刻制成。其中鳳嘴龍把銅壺用卷草紋、蓮花瓣紋與幾何紋裝飾。蒙醫(yī)用鋼勺鏨刻有花鳥(niǎo)、盤(pán)腸、卷草等繁密紋飾。篆刻藝術(shù)有力而多變,刀法嫻熟。其中銅奶茶壺最為流行。用紫銅或黃銅制作。有圓形、橢圓形、扁圓形等類。壺蓋、壺嘴上用金、銀或合金焊上雕制有花紋圖案的裝飾,兼有實(shí)用價(jià)值、藝術(shù)價(jià)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