蝴蝶馓子的基本介紹
馓子是一種油炸食品,香脆精美。馓子的品種繁多,風(fēng)味各異,南方馓子多以米面為主料。
營(yíng)養(yǎng)價(jià)值
馓子是用油水面搓條炸制而成,主要營(yíng)養(yǎng)成分是脂肪及碳水化合物,屬高熱量、高油脂類食物,不宜多食。
產(chǎn)品特點(diǎn)
蝴蝶馓子外型美觀,口感頗佳,以其香脆、咸談適中、馓條纖細(xì)、入口即碎的特點(diǎn),贏得人們的喜愛。
歷史民俗
蘇東坡在徐州任職期間喜食這種馓子,在他的《寒具詩》中寫道:“纖手搓成玉數(shù)尋,碧油煎出嫩黃深,夜來春睡無輕重,壓扁佳人纏臂金?!?/p>
蝴蝶馓子的制作方法
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,加少許食鹽用水揉成面坯,然后醒面、切條,再搓成條狀,環(huán)繞排滿盆中,上面灑抹一些食用油。待面條在盆中回透,彈拉力恰到好處時(shí),將面條繞在手上,用手來回抻開,撐繃成粗細(xì)均勻一致的馓子條,然后放入油鍋,用筷子輕輕翻動(dòng),掌握火候煎熬上色,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黃焦脆的馓子。
品嘗吃法
馓子常被百姓作為一種中藥而采用。故此,徐州民間常用馓子泡湯,配以延胡索、苦楝子治療小兒小便不通;用地榆、羊血炙熱后配馓子湯送下,治療紅痢不止。尤其是產(chǎn)后婦女,在月子里喝紅糖茶泡馓子,以利于散腹中之瘀。不過徐州人最喜愛的食法是烙饃卷馓子,配以稀粥,吃起來愜意舒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