潞酒的基本介紹
潞酒是山西省的漢族傳統(tǒng)名酒,因產于潞州(今山西省長治市)而得名,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。
潞州是歷史上著名的釀酒之地。元代宋伯仁《酒小史》里有“潞州有珍珠紅酒”的記載。清代的《清兩般秋雨庵》說:“……此外不得不推山西之汾酒、潞酒,然稟性剛烈,弱者恿焉,故南人勿尚也”。清代李汝珍的《鏡花緣》里有:“山西潞安酒”的記載?!渡轿魍ㄖ尽酚小熬浦勒摺薄胺诼褐鹁剖⑿杏谑馈钡挠涊d。由此可見潞酒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酒,最少也有300多年的歷史。在很長的歷史時期,該酒已銷往晉、冀、魯、豫等北方各省份,并享有很高的聲譽。
營養(yǎng)價值
白酒不同于黃酒、啤酒和果酒,除了含有極少量的鈉、銅、鋅,幾乎不含維生素和鈣、磷、鐵等,所含有的僅是水和乙醇(酒精)。傳統(tǒng)認為白酒有活血通脈、助藥力、增進食欲、消除疲勞,陶冶情操,使人輕快并有御寒提神的功能。飲用少量低度白酒可以擴張小血管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延緩膽固醇等脂質在血管壁的沉積,對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及心腦血管有利。
產品特點
潞酒無色透明、清香醇正、綿軟醇厚、余香較長。也有評價它柔綿純正、清香醇厚、味厚回甜。最獨特之處在于有濃厚的梨花香氣。此酒系清香型大曲酒,酒度為60度、57度、53度、5l度幾種規(guī)格。注冊商標為“上黨門”“潞”牌。瓶型有圓柱形無色玻璃瓶,以及不同造型陶瓷瓶等。容量有500毫升、250毫升、125毫升等規(guī)格。
歷史民俗
早在中唐時期,潞酒就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。相傳唐景龍元年(707年),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別駕時,潞州一帶連年豐稔,人民安居樂業(yè),潞州各縣釀酒業(yè)很發(fā)達,有近五十座燒酒坊。唐玄宗即位后,視潞州為發(fā)跡之地,開元十一年到二十年(723-732年)9年間先后登太行山來潞州,以“宴父老”。當?shù)氐墓賳T將潞酒作為貢品獻上筵席,有詩形容當時的酒宴盛況:“宮里府外燈連彩,街頭巷尾笙和歌。夜闌霜起歸者少,陌路相逢醉人多。”他還兩次免征潞州租稅共8年,使人民得到休養(yǎng)生息,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,縱酒之風熾盛,大小酒坊發(fā)展到近百座。
“一壺潞酒半里香,入口綿綿永難忘”。潞酒以其透明清香、綿軟味長而著稱。到了宋朝徽宗年間,潞酒已行銷于太行山一帶,潞州很自然成了潞酒生產的集散中心。北上過東陽關到冀(河北),南下經天井關到豫(河南),東過小南天到魯(山東),西行出冀城到晉南,曾有“潞酒一過小南天,香飄萬里醉半山”的贊詩??梢娐壕圃跁x、冀、魯、豫等省享有很高的聲譽。同時潞酒還源源不斷地運往京都汴梁(今開封)。到了明末清初,潞酒甚至遠銷于四川涪州(今重慶市涪陵區(qū))。故民諺曰:“上黨潞酒,天下少有?!?/p>
潞酒的制作方法
潞酒以潞州(今山西省長治市,古稱上黨,這里曾發(fā)生著名的上黨戰(zhàn)役,是全國解放最早的地方)當?shù)貎?yōu)質高粱為原料,用優(yōu)質大麥、小紅豆制成大曲為糖化發(fā)酵劑,其工藝為地缸分離,適溫發(fā)酵,清蒸續(xù)渣,經分段接酒,貯存老熟,勾兌出廠等精釀而成。在操作上把握“穩(wěn)、準、細、凈、冷、熱、潮、燥”等要訣,經過近30年的實踐和不斷改進,該酒質量和產量都達到很高水平。
獲獎榮譽
《山西通志》列“酒之美者”、“汾潞之火酒盛行于世”的記述,可見潞酒與汾酒在我國古代已馳名四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