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州冰薄月餅的基本介紹
冰薄月餅屬于中秋節(jié)特有食品。發(fā)源于開州區(qū)臨江鎮(zhèn),始于明朝末期,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,深受老百姓的喜愛。冰薄月餅已經被開州區(qū)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象。
在臨江冰薄月餅的制作現場,冰薄月餅第五代傳人周禮芳老人帶著10多名工人忙忙碌碌,制作加工冰薄月餅。周禮芳老人說,祖?zhèn)飨聛淼谋≡嘛炇褂玫脑牧虾椭谱鞴に囀挚季?,主料為精制上等白面粉,輔料有油脂、熟芝麻、冰糖、白糖、花生、香料、飴糖及各種蜜餞,制作總體分七道大工序、11道小工序,首先是去芝麻皮,將農村購進的芝麻,用清水浸泡約一小時,進行攪拌后用水沖洗去皮,撈起后,必須當天曬干,以防發(fā)芽、生霉。隨后制作飴糖,先將大米蒸成熟飯,低溫發(fā)酵后將其甜水傾入大鍋中熬制成飴糖;其次配料作餡,將油脂、熟面粉、花生面、芝麻面和各種蜜餞按一定比例,混合攪拌均勻,一個一個地捏成四錢五重大小的圓球,備為餡料;將精制上等白面粉,加上定量的飴糖以及少許油脂和水一起攪拌均勻,做成干濕恰當的面團,為了成餅后酥松不硬,在配料時要添加定量的水堿,再做成三錢五重的一張一張的圓形皮料;用皮料包裹餡料放入模里搟成生餅,在簸箕里用白麻仁進行裹衣,稱為“上麻”;將上麻后的生餅,放在灶爐內進行烘烤,做到既要烤熟,又不烤糊;最后再進行分封包裝。
開縣有百菜百味的美味小吃,但唯有冰薄月餅在開縣人的記憶里,它帶給我們的不是物質上的滿足和安慰,而是中秋團團圓圓、甜甜蜜蜜的味道。四百多年以來,每逢中秋時節(jié),開縣的冰薄月餅總是“濃墨重彩”地出現在家家戶戶的糖果盤上,是當地人賞月、送禮必不可少的一種美食佳品,它香甜酥軟,大人小孩無不喜愛。
產品特點
冰薄月餅具有與眾不同的纖薄外形,香氣濃郁,酥軟適當,甜而不膩,營養(yǎng)豐富,保質期長等特點。
歷史民俗
冰薄月餅屬于中秋節(jié)特有食品。發(fā)源于開州區(qū)臨江鎮(zhèn),始于明朝末期,距今已有400年的歷史,深受老百姓的喜愛。冰薄月餅已經被開州區(qū)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對象。在臨江冰薄月餅的制作現場,冰薄月餅第五代傳人周禮芳老人帶著10多名工人忙忙碌碌,制作加工冰薄月餅。
獲獎榮譽
2013年,開縣冰薄月餅行業(yè)協會申報的“開縣冰薄月餅”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為中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,商標注冊號為:11632186。